热点面对面
11问:为什么要设立“一区两带四城多点”的空间发展格局与功能?如何避免区内各城市产业的同质化发展?
答: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体现了国家对云南的重大战略,有利于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滇中城市经济圈的战略发展意图。根据滇中各区域发展基础(交通基础、产业发展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依据国家和我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在进一步明确各区域功能定位的基础上,按照“强化合作、协调互促,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基本原则,以优化空间发展格局为目标,站在更高的高度谋划滇中城市经济圈的发展,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构建形成“一区两带四城多点”的滇中城市经济圈空间发展格局。
为避免区内各城市产业的同质化发展,切实加强一区、两带、四城建设之间的衔接配合,充分利用特色资源禀赋和独特区位优势,加快滇中产业聚集区建设,积极引导优势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各类园区聚集,优化产业布局,以高端产品、低碳发展为突破口,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培育优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构建分工协作、优势互补、差异竞争、合作共赢的滇中城市经济圈产业发展新格局。
12问:如何打破滇中城市经济圈内各州市(县、区)的行政壁垒,促使滇中城市经济圈真正实现6个一体化?
答:打破行政区划束缚,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着力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市场体系、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城乡建设、生态环保6个方面推进一体化建设。
一是坚持“强化合作、协调互促,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创新机制、促进融合,重点突破、有序推进,规划引导、市场运作”的5个基本原则。二是强化规划的统领作用。围绕滇中城市经济圈总体规划确定的“一区、两带、四城、多点”的发展格局和“六个一体化”发展目标任务,加快编制一批专项规划,并加强规划之间的衔接,增强规划合力。同时,滇中“4+1”5州(市)应立足于本地的实际情况与发展的现实条件,并根据发展需要,尽快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三是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各相关部门及“4+1”5州(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根据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实际,及时组织实施,并将执行情况列入年终工作考评的重要内容。明确滇中“4+1”5州(市)长作为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的第一责任人,对一体化工作负总责。四是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有利于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和绩效评估体系。制定并建立推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目标任务落实的重点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涉及滇中城市经济圈发展的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并对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五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财税、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增强金融保障能力。
记者 谭晶纯 朱毅 张锐 李莎 李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