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财富 > 正文
石斛产业探寻突围之路
      发布时间:2014-09-26 10:54:5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重培育 勇担当

省外企业在加工技术、产品研发、包装营销等方面优势明显,市场营销渠道和企业管理模式成熟;本地企业起步较低,投入发展过程长,容易形成低端产品同质化竞争,同时保健品、药品研发在审批上需要的投入大,基础弱。因此一些意见认为应该引进并借力外省先进企业,尽快拉动本地石斛产业升级;而已经具备一定初加工基础的合作社组织则力主政府部门应该重点扶持本土企业发展,培育产供销一条龙产业链,尤其在资金扶持方面要加大力度,才能更有利于树立“云药”的本土品牌。

虽然基础薄弱,但近年来以云南久丽康源石斛开发有限公司、瑞丽市岭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石斛种植、生产企业正逐步成长壮大起来,成为当地龙头企业。

云南久丽康源石斛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光复认为,德宏州石斛产业正在从过去的原料种植基地向精深加工发展,政府应该重点扶持按有机规范种植的高标准企业或进行有机规范种植转换的企业,制止同质化竞争和与市场不对路的加工模式,防止盲目扩种。培育地方企业做大做强,从而整合地方资源进

优势转换,这是支撑地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好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准确的对口资金支持,推动行业规范制定、地理标志认定、食品新型原料认定等相关工作,并扩大宣传力度和渠道,为石斛发展营造健康环境。

“健康、安全是最大的品牌。”岭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洪斌表示,石斛产业首先要打造地方品牌,才能树立企业品牌。岭瑞公司坚持走高端生态仿野生种植道路,通过标准化、示范化运作带动当地农户。“经济扶贫首先要文化脱贫,科技和诚信的观念才能普及深入。”

“我们希望实现引进与本土培育两条腿并行。” 黄世金说,在还没有引进更高端精深加工企业的情况下,通过科技、融资等方面的扶持,本地企业夯实基础,为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同时本土企业也需要更主动地引进吸收先进经验和工艺,包括资源和资产的内外整合,不能满足于低端的规模开发和初级产品重复投资。

记者 杨红川 张若谷 张泽元 文/图

责任编辑:雷蕴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