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社区医院何时成为就医首选
      发布时间:2014-02-20 10:57:3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未来

配置全科医生,也需医疗体制改革

尽管大多数社区医院人气不足,但也有一些医院发展得不错。

盘龙区联盟王旗营社区卫生服务站每天都很热闹,从早上坐下开始问诊,负责人游元鸿就忙得不可开交。学中医的他看病很有一套,附近的老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爱找他。慢慢地,附近的年轻人和孩子图方便也会选择在卫生站看病。几年下来,这个卫生服务站成了社区居民最爱去也最放心的家门口的医院,平均每月都有1000人来这儿就诊。

游元鸿认为,社区医院能给社区居民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是其能否良好发展的关键。以他所在的盘龙区联盟王旗营社区卫生服务站为例,他是科班毕业的中医,也在社区卫生所接受过相关部门组织的转岗培训,是个能号脉、能打针、能治病、会调理的全科医生。因为什么病都能看,所以居民都愿在家门口就把小病解决了,免去了去大医院排队受罪之苦。

除了全科医生外,医联体则是社区医院发展的另一个趋势。

在新建成的西山区人民医院综合大楼,“西山区人民医院”和“昆明三博脑科医院”两块牌子一左一右,显得格外醒目。就在不久前,来自北京的民营医院三博脑科医院落户昆明市西山区人民医院,从此开始了一栋大楼里的“公私合营”。

这是我省医联体合作的一个典型案例。西山区卫生局副局长、西山区人民医院院长叶军川介绍说,与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的合作,使双方的优势得到互补,“西山区人民医院可以在外系科室的发展方面找到突破口,很快地提升外科特别是神经外科方面的技术层次。”

而对于北京三博这样一家三级甲等民营医院来说,要扩大发展,就要寻求走出去落地的可能。“整个昆明对北京副高以上的专家都是认可的,可以在这边办多点执业。我们是一个专科医院,需要利用综合的支持突出我们治疗脑科疾病的技术。”昆明三博脑科医院院长王保国说。

作为我省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的具体举措,医联体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稀缺的优质医疗资源送到了家门口,让一些社区医院除了简单的输液、开药外,还能开展各种相关检查,或许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区医院、社区医院的资金和人才短缺问题。

责任编辑:唐莉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