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万人赶考小升初的火爆场面,总是让经历过的人身心俱疲。然而,免试就近入学的新政,也没有让学生家长们高兴起来,何时取消考试?有没有缓冲期?如何划定招生范围、对象?会不会形成新的不公平?成绩好的学生想读名校怎么办……人们喜忧参半地讨论着,补习学校则在等待观望中继续火热招生,教育部门也在紧锣密鼓地研讨。
家长:五味杂陈最盼公平
“如果不能合理分配好教育资源,取消小升初考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教育公平也只是一句空话。”——王女士
“我觉得小学升初中还是考试比较好,这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就读于某名校,今年上六年级的李同学认为,通过考试,可以测试出每个同学的水平,学校选拔学生也就显得更加公平。“如果不考试,我分到不理想的学校,多不公平啊!”
而同班的张同学则对取消小升初考试拍手叫好,他觉得,没有了考试,同学们的负担就不会那么重,“要知道,我们班80%以上的同学都参加了小升初补习班,每个星期都在上!”
“许多家长和孩子一起苦两三年,为的就是实现到优质中学入学这一目标,这种期望好比渴望高考金榜题名的那种心情。”不同的家长有不同的看法,王女士向记者表达了她的忧虑。她说,划片就近入学,如果划片不合理,操作不当,就会引起更多的问题,一样会刮起不正之风,滋生腐败,需要详加斟酌。“之前的考试招生办法,催生了择校热,肯定是有弊端的,但目前来看,仍不失为一个选拔学生的办法。毕竟,许多刻苦用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都上了优质学校,明白了付出才有回报的道理。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兼顾、协调总体公平与个人利益。”王女士希望即将出台的方案和政策能够给予学生和家长足够的缓冲期。
“感觉像是被优质学校‘绑架’了一样。”谈到小升初择校热,家长张女士“内心深感矛盾”。她说,“这几年,公办民助的优质学校,可以享受择优几乎不受限制的最惠待遇,包括可择生源,可收高学费,变得越来越强;而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的公办初中,在办学过程中,可获得的教育资源和利益偏少,结果越办越差,甚至一些原本在昆明小有名气的公办初中,也已渐渐没有了往日的辉煌。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让人难以理解。”
采访中,有这种矛盾心理的家长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取消小升初考试势在必行,而且还要雷厉风行,“不考试了,也许会损害到一些人的利益,但长痛不如短痛,我们的目光还是要看得长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