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三不变”带来“三大变”
      发布时间:2014-03-05 12:00:27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三大变

基础设施大变化、特色产业大变脸、人民生活大变样

县城的马路宽起来村道硬起来

“过去外地人到永胜县,往往到了县城还不知道。他们说,这样破旧,一点也看不出县城的样子。”永胜县住建局副局长谭晓云告诉记者,原来县城的建成区面积还不到两平方公里,现在已经扩大到4.5平方公里。

永胜的变化,最直观和最令人骄傲自豪的是县城之变。

“2010年,全长1.57公里、宽36米,总投资3500万元的北二环竣工;去年4月,全长3.68公里、宽36米,总投资1.5亿元的西二环建成通车;去年12月8日,全长6.8公里、宽24米,总投资4.47亿元的东过境线开工建设……”谈起县城的变化,谭晓云如数家珍。

采访中,县交通局副局长胡森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坚持以“让老百姓走上卫生路”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公路、移民安置区公路建设。到目前,全县147个村已有94个村通了水泥路,在全省占中上水平。15个乡镇已有13个乡镇建起了客运站,极大地方面了群众出行。

“实施城乡一体化供水,使5.5万农村群众喝上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投资5.5亿元的小米田水库正在紧张建设之中。另外就是,片角的八湾水库,投资1.2亿元;全长65.7公里、总投资5.14亿元的龙开口电站水资源综合利用渠道工程等一批重点水源工程有序推进。”县水利局副局长杨红伟说,永胜县在全省水利投资安排上名列前茅。

5张名片支撑高原特色农产业

“优质粮食、冬早蔬菜、山地牧业、特色生物、水果产业,如今在我们永胜,已经培育起了5大特色农产业。”县农业局副局长吕望晶介绍说,这5大特色产业,已经成为永胜高原特色农业5张亮铮铮的名片。

去年,全县实现粮食总产量18.3万吨,连续10年增产。大小牲畜存栏95万头,其中肉羊存栏数居全省第二、出栏数居全省第一。生猪出栏46万头,成为全省生猪调出大县。全县形成了红花、玛咖、朝鲜蓟、魔芋等一批特色生物产业和葡萄、柑橘、石榴等3大骨干产业。

收了红花种红高粱,永胜县结合抗旱调结构调出“两红”。去年,全县红花种植面积增加到3万亩,种植农户户均增收1万元。同时,龙头企业还到大理、保山、临沧等州市拓展红花种植基地,促进全省红花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另外,在引进种植“红缨子”优质红高粱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去年完成种植面积8万亩,种植基地覆盖全县15个乡镇中的13个,种植红高粱为农户增收2亿元以上。

记者在期纳镇刘官村街腰村民小组采访,刘官村委会副主任姜辉介绍,原来种水稻的地块,后来因干旱缺水改种玉米,2011年以后种植红高粱。姜辉说,他家去年种了两亩红高粱,收入5000多元,比种玉米高出3000元。

老百姓喝上安全水住上保障房

汽车行驶在美丽的三川坝,记者看到,漂亮的民居洋房错落有致,构成了一幅迷人的田园画卷。

“从这些漂亮的房子,就可看出群众的生活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三川镇党委副书记朱强伟如是说。

在期纳镇采访记者看到,当地群众高高兴兴地喝上了与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满官村委会柳家村村民小组李文琨,一面扭开自来水龙头,一面高兴地告诉记者:“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我们农民也能喝上跟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

天干没水喝,下雨喝浑水,这是永胜县一度缺水状况的真实写照。记者曾经在期纳镇采访了解到,喝水问题过去一直困扰柳家村群众,全村73户人家366人,过去家家户户都靠挖井解决喝水问题,可这几年由于连续干旱,地下水越来越少,水井也越挖越深,不少人家的水井一年要干枯半年,喝水只得到很远的地方用车子去拉。

去年,永胜县通过实施主管道全长57.82公里、总投资4652.58万元,进村总管网全长180公里、总投资996.28万元,入户安装1万户、总投资1500万元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期工程,把羊坪水库引来的Ⅰ类水经过县自来水厂处理以后,源源不断地供给县城居民和程海、期纳的农村群众,使两个镇的12个村委会、1万多农户、5.5万人喝上了自来水。

“目前,县里已建成880套、4.4万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让880户城镇住房困难户住上了新居。”谭晓云介绍说,目前,还有5000平方米保障性住房正在建设之中。

“芝麻开花节节高,幸福生活比蜜甜。”记者从县民政局、人社局等单位提供的数字中看到,永胜人的生活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记者 李秀春 余国鹏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