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要求尽快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作为全省唯一一个特大型城市,昆明的地下“生命线”又是怎样的现状?其健康度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昆明市相关部门。
现状
昆明主城管线长9577.6公里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已经建成
大城市就像一个人,而作为城市地下管线就如人的“血管”和“神经”。昆明城的这些“血管”和“神经”大家了解吗?昆明市城市地下管线探测管理办公室总工程师周京春介绍说:我们的“家底”早在几年前,就已基本摸清!这项普查在全国也是领先的,只要到我们这里,地下管线综合信息全有,甚至市民上网也可查到管线信息。
据昆明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昆明在地下管线规划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早在2003年就规划建设了彩云路综合沟,从目前综合管沟的建设规模和数量来说,其在全国城市中处于领先;第二是昆明较早展开了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经3次普查,特别是规划局下属的地下管线探测管理办公室自2008年以来开展的普查,较为彻底地摸清了地下管线情况,并建立了完善的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第三是2013年3月1日起,《昆明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条例》开始正式施行,进一步规范了管线管理。经过3年多的努力,查清了昆明市主城区9577.6公里的市政综合管线分布现状和地理信息属性,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力、交通信号、电信、移动、联通、网通、铁通、广电、城市照明、热力、工业等14种地下管线。同时开展了主城区小区庭院排水管线普查工作,采集了6695个小区庭院10841公里的排水管线现状信息,建立了昆明市城市地下管线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说起昆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周京春很自豪,因为这套信息系统从2008年1月开始建设至今,发挥了巨大作用。“例如,以前昆明主城因道路桥梁施工,供排水、电力通讯等地下管线事故频发,给市民和国家财产带来严重损失,几年来因建设施工造成管线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近4000万元。自昆明城市地下管线信息平台项目实施后,凡是使用项目数据的单位,无一发生过管线安全事故,凡是未采用该项目数据的单位,总是麻烦不断。不仅如此,项目对地下管线事故可作出快速反应,将造成的损失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