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完善服务 便利出行
      发布时间:2014-09-10 10:17:29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话题

为什么现在学车这么难?天价车辆维修费、天价拖车费现象为何屡禁不止?黑车泛滥如何治理?9月4日,云南省道路运输管理局党委书记江河云率队参加“金色热线”节目,对网友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三大原因造成学车难

努力提供更好更便捷的学车服务

“现在学车从报名到考试,周期太长、太难了。”本期金色热线节目中,学车难成为听众网友反映的热点话题之一。

“目前学车难的问题非常突出,不仅在大中城市,全省的各个州市都存在学车难、报名难的问题。”江河云回应,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现在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促成家庭汽车保有量呈井喷式增长,同时驾驶技能已经被广泛认为是现代人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都想拿到驾照,所以近年来学车的刚性需求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这是第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是我国政府对道路安全越来越重视,对驾驶员安全文明驾驶素质的培训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根据国务院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的要求,国家提高了驾驶技能培训与考试的要求,所以培训要求更高、考试难度也增大。第三个原因是,教学大纲实施以后,培训内容和考试方式有了重大变化,特别是考试场地的改造和建设需要一定的时间,考点的建设相对比较少,目前一些大型车辆驾驶员考试考点建设还相对少,所以学员等待考试时间可能会长一点,有的甚至可能需要异地来考试,这种情况都比较突出。

“基于以上几个因素的交织还有其他因素,一名学员从报名到考试的周期比以前拉长了不少,再加上考试难度也增加了,所以我们也和相关的部门在想尽办法为学好车,提供更好更便捷的学车服务、报名方式和考试方式。”江河云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共有驾校455家,拥有教练车22000余辆,驾校已基本覆盖全省129个县市区,已基本覆盖规模较大的大专院校、职业院校、乡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年培训能力超过100万人。江河云表示,今后省运管局还将根据培训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增加驾校数量和增加教练车数量,进一步方便学员就近、就快参加培训。

此外,我省还通过组织驾校和教练员加强对新教学大纲的学习理解,提高培训质量加快学员的流转速度;畅通培训与考试渠道,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培训与考试机会等解决学车难问题。

最后,江河云还提醒公众:不要听信不法分子以各种名义帮助尽快报名学车、插队学车等谎言,以防上当受骗。若需要学车政策咨询,欢迎大家向运管部门和公安交警部门咨询。

让老百姓能够放心修车

尽快推出全省统一的监控平台

听众张先生通过金色热线平台反映,他驾车行驶到安楚高速公路禄丰段时车子抛锚,于是把车放在恐龙山服务区的修理厂进行维修,但是当他两天后到修理厂取车时,却发现维修费由修车时说好的390元变成了6000元。天价维修费、天价拖车费现象为何屡禁不止?如何解决车辆维修价格和维修配件不透明的问题,让老百姓能够放心修车?

“这种现象应该说比比皆是,这也是我们监管的重点。”江河云回应,“针对类似问题,我们已经开展了全省范围内维修市场的专项整治。从今年开始,我们正力图采用信息化的手段、高科技的手段来加强维修行业的监管,尽快推出全省统一的监控平台,从而解决修车过程中乱收费或者是商量协商未定的情况下乱加价的现象,通过新的网络平台形成一个实时的、公平的、透明的交易手段,来促进市场公平。”

据悉,为解决车辆维修价格和维修配件使用不透明的问题,让老百姓能够放心修车,当前运管部门主要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加强制度建设。交通运输部颁布实施《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等规定和标准,省运管局也颁布实施了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实施细则、维修技术人员诚信考核办法等规定。

加强市场监管。对违规经营行为,特别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坚决查处。去年和今年,省运管局针对维修市场暴露出的问题,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维修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维修作业不规范、维修乱收费和使用假冒伪劣配件进行查处,规范维修市场秩序。

维修服务规范化。从2012年开始,我省在维修行业内贯彻落实行业标准《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要求维修企业在报修、合同签订、维修过程、配件更换、价格结算、质量保证等环节按“规范”执行;要求维修企业在业务大厅公布主要维修作业项目的维修工时定额、工时收费标准、维修质量保证期、配件产地、规格、价格等内容;主动公开维修收费和配件使用情况,方便老百姓在修车时“货比三家”。

“另外,维修企业维修前要与消费者签订维修合同,明确维修项目、配件使用(注明是原厂配件还是副厂配件)、配件价格、工时收费、质量保证等事项。如果维修企业超出合同范围之外的收费或使用了消费者未认可的配件,消费者一定要积极维权、拒绝付款,向当地物价部门或运管机构投诉。”江河云说。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