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州市 > 正文
玉溪创汇农业:高原特色农业的鲜活样本
      发布时间:2014-08-22 11:02:4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因地制宜,走“高精专”之路

如果说玉溪农产品批量出口东南亚的序幕是由偶然事件揭开的,那么,正如所有被偶然事件推动的历史事实一样,偶然的背后蕴含着历史事件本身的必然逻辑。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昆曼大通道的开通,这是玉溪农产品出口创汇产业快速发展最重要的推手。”玉溪市商务局副局长赵永平告诉记者,“水果蔬菜零关税”是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初期最大的实质性成果,有了这样一个巨大的制度“红利”,云南农产品出口东盟的利润空间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昆明至曼谷国际大通道的打通,玉溪农产品到曼谷的时间从此前的10多天缩短到了2至3天。近年来,从玉溪到越南的陆路交通条件也在逐步改善,货物运输时间不断缩短。凡此种种可喜的变化,为玉溪农产品出口创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而从内部条件上看,玉溪素有“滇中粮仓”之美誉,在通海、江川、红塔区等几个县区的农村里,精耕细作的传统代代相传,农民盘田种地的精细程度,完全可以用勾花绣朵来形容。良好的农耕文化传承以及历来较高的农业产业化程度,为玉溪发展优质高效的外向型农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玉溪市农业部门一位负责人认为,由于玉溪地处滇中腹地,距省内中心城市很近,因而农业效益本身就不低,在此背景下,长期以来人多地少的矛盾就会“倒逼”玉溪农业必须走“高精专”的发展道路,依托有限的耕地资源获取更大价值回报。近年来,玉溪农产品出口创汇产业获得长足发展,这就是其中最重要的内在原因。

上述情况又数通海最为典型。在玉溪市的9县区中,通海国土面积最小,耕地面积也最少。在人均耕地仅有0.6亩的情况下,28万农民要生存,要发展,只有在最大限度地挖掘种养殖业潜力的基础上,尽一切可能向外拓展市场空间。

通海县商务局局长杨俊认为,人多地少、生存空间狭小的现实使通海人普遍具有较强的危机意识和开拓精神,这是推动通海农产品出口创汇产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从中不难看出,在既没有沿边优势,更没有“黄金口岸”的情况下,玉溪农产品出口创汇之所以在省内率先取得突破,完全是外部与内部必然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换句话说,当年即便没有宋威率先把玉溪的蔬菜运到曼谷,那么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威或者李威也一定会发现这个巨大的商机。最重要的是,当历来处于封闭状态的云南农业参与国际分工合作机遇来临的时候,玉溪结结实实地抓住了这个机遇。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