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规划水平质量低
破解
立足长远闯出城乡规划新路子
多数地方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不够,适应不了城乡快速发展的需求;有些地方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脱节;城乡建设中没有很好地保护和建设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的旅游城镇,一些城镇轻视传统文化,风格雷同,“千城一面”、“千村一面”。
必须科学把握大势、洞悉前瞻变化,切实提高规划工作水平,推动扩张性规划向约束性规划转变,实现规划的精细化编制和实施。同时,要推动规划编制从增量规划转向存量规划,更好地体现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着力强化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继续深入做好传统村落调查及申报。加强全省风景名胜区保护工作。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向生态敏感地带发展,保护好美丽云南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闯出一条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云南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子来。
问题
村镇规划管理弱
破解
切实加强乡镇和村庄规划编制
村镇规划普遍存在“无项目不规划,先项目后规划”等问题,规划实施管理缺乏。村镇普遍形成大量沿路无序建设,民房造型呆板、单调,结构五花八门,破坏村镇的总体形象。
要提高乡村规划编制和民居设计水平,以产村融合和村庄风貌控制为重点做好村庄规划,提升乡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切实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
问题
地下空间规划缺
破解
有序开发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
地下空间规划严重缺失,普遍存在重地上、轻地下的情况,地下空间开发建设无章可循;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涉及多部门管理,职权交叉、缺乏统筹,致使路面反复开挖、“拉链马路”“开肠破肚”的问题突出;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综合建设管理缺乏,造成了下雨就淹水。
当下,还需全面开展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调查与评估,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要学习推广昆明、保山地下管廊规划建设经验,抓好新城区管线地下化工作,推进旧城区地下管线改造,把可以建设在地下的设施转入地下,提升城市土地空间利用效率和承载能力。
问题
规划监管不到位
破解
提高规划科学性杜绝大拆大建
许多城镇的规划管理缺乏公共参与,对规划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反馈没有形成一个顺畅、有序的表达机制,导致城镇管理中出现了一系列的弊端,规划监管不到位,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
今后一段时期,有必要加大对各级政府领导和规划管理人员的城市规划管理培训力度,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严肃性,更好地发挥对城市建设的调控、引领和约束作用。加强城乡规划“三区四线”(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绿线、蓝线、紫线和黄线)管理,杜绝大拆大建。科学确定城镇开发强度,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建成区人口密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从严供给城市建设用地,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
记者 朱丹 王永刚 陈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