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时节,寒逼豆沙。
淅淅沥沥的冬雨中,古崖绝壁间的豆沙古镇生机勃勃,白墙灰瓦的民居屋顶炊烟袅袅。
推开古镇人家半掩的门:烙画艺术家王清正在宣纸上“烙下”他脑海中的豆沙古韵;剪纸艺人金丽剪出一只寓意“有福”的小蝴蝶仿佛要飞出大山;街面上,饭馆冒出的热气在蒸腾,茶铺飘出的清香弥漫街巷;烟熏腊肉、“猪儿粑”摆放在生意人家的门前。
无论风雅,还是市井,“让古镇重生,让人民幸福”的豆沙恢复重建理念显得那么真实、生动而鲜活。
遭受重创,穿越灾难的盐津县豆沙镇,已将8年前的地震废墟变成了享有“国家级重点文物单位、国家级特色景观示范名镇、国家3A级景区、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旅游特色小镇”等殊荣的旅游小镇。
全省广大震区正在全力以赴恢复重建的今天,豆沙在残垣断壁上努力绽放梦想的重生之路,为近年来遭受地震灾害的盈江、洱源、永善、宁洱、景谷、鲁甸、巧家、会泽等地震灾区的恢复重建开启了思路,提供了样本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