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化作春泥更护花
      发布时间:2015-10-26 10:02:50   来源:
分享到:

宜良县关工委

弘扬关心下一代的优良传统

多年前,电视剧《希望的天空》在全国播放,片子内容反映的就是宜良县清远社区老年志愿队帮教吸毒人员的先进事迹。

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宜良县匡远镇清远社区老年志愿队的18位老人,在队长陈梅芝的带领下,采取多种形式对社区的23名吸毒人员进行帮教。经过10多年的艰辛义务帮教,清远社区没有新增吸毒人员,帮教率达100%,戒断巩固率达81.25%。

“宜良县关心下一代工作有着优良的传统。”县关工委负责人介绍,宜良县关工委成立于2002年,当时社会各界踊跃参与支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全县7个乡镇(街道办),115个村委会(社区),126个村民小组,36个委办局都成立了关工委组织,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五老”人员达600多人。

12年来,县关工委充分发挥老同志优势,坚持服务青少年的正确方向,为青少年做了许多实实在在的工作,受到表彰无数。2009年被云南省精神文明指导委员会评为云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9月评为全国关工委先进集体……

荣誉的背后凝聚着无数具体辛苦的工作。该县关工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通过编印图书、举办讲座、组织青少年扫墓等形式,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关爱残疾青少年和失足青少年,在每年的残疾日等节点广泛开展捐资助教助困活动,帮助青年人解决实际困难。精心培育农村示范点,加大农村青年培训力度,创办教育基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除了具体的帮扶行动,县关工委还在制度层面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情况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形成报告。翻看历年来的调研报告记录,《宜良县关工委关于对我县扶助贫困学生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宜良县关工委关于对我县禁吸戒毒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具有重要价值的报告不可胜数。“这些调查报告不仅引起了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还发挥了指导基层关工委工作的作用。”县关工委负责人说:“报告是很多老同志一步一个脚印走访,一笔一画书写出来的,凝聚了对下一代工作的责任和无限的爱,我们会把这份责任扛在肩上,把关心下一代的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石屏县关工委

为新农村建设尽心尽力

2003年,石屏县坝心镇新海资村委会团山冲村的人均收入不足400元,如今,全村人均年收入近万元,并涌现出5户年收入20多万元的种植大户。

这样的改变还要从县关工委的一次调研说起。2003年,县关工委深入该村调研,发现该村气候资源丰富,便把团山冲村确定为省、州、县三级农村科技示范点。在省州关工委的大力支持下,筹集9万元资金,把原生产队打场改建为教育、科技、文化培训活动中心。县关工委还结合该村田少地多,适宜发展经济林果的实际,主动协调县科协、农业局、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举办青年文化技术学校,建立林果基地,培养科技带头人,大力发展林果业。

回乡知青李家宽是首批致富的群众,他在30多亩荒山上规范化种植了大杨梅,三年后挂果,年收入达30余万元。县关工委看到有人成功,便把发展林果业扩大到全村农户,后又把试点范围扩大到整个村委会,种类也从杨梅扩展到枇杷、樱桃等产业。

为更好地指导农村青年创业,县关工委联合职业技术学校招收当地青年进行培训,并结合发展的产业编写各种果树栽培技术通俗实用读物,系统讲授经济林果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等农村适用技术,把农学专业课搬进村社,田间地头、苗圃果园,指导学员实际操作,让课堂教学与实地现场培训相结合。

在石屏县关工委的指导帮助下,面貌焕然一新的村寨有很多,新海资村就是其中之一。这个人均水田仅有0.25亩的村子,林果业已发展到每个村组,种植大杨梅4500亩,枇杷3500亩,仅这两项收入就达1420万元,户均收入38147元。此外,县关工委还指导该村开展争当“四好少年”、“五好家庭”、“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修建沼气池、打扫卫生。如今的新海资村,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村民还编了一句顺口溜:“田间道路一修通,财源滚滚进村来;沼气一打开,荒山翠绿来;水龙头一打开,老少乐开怀;果木树一栽,甩掉贫困小康来。”

记者 尹瑞峰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