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保山棚户区改造何以走在前?
      发布时间:2014-07-31 11:31:30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人往何处去?

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保山市将依据旧房变新房、旧区变新区、农民变市民的3个理念,全面推进“农转城”工作,构建产城融合、产学兼顾的综合型新城区,破解城乡之间和城市内部二元结构问题,有序推进转移人口市民化。

保山市2013年至2017年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项目需安置人口近5万人,棚户区改造完成后,将对这5万人的衣食住行带来怎样的影响?

保山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保山中心城市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赵德光介绍说:“棚户区改造是一个民生工程,我们不但要为进城农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还要解决‘泥腿子’变产业工人的问题,为此,我们为进城农民量身定做了‘两床被子,十件衣服’,确保‘迁得出、拆得掉、安置好、稳得住’。”

保山市按照“改造一片、开发一片、成型一片”的原则,立足于把棚户区改造与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和建设城市综合体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建设和均衡配置与居民生活直接相关的学校、医院、商业配套服务网点等各类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城乡一体化,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土地使用价值,盘活存量土地,拉动内需、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通过这160多亿元的投资拉动,3年后将再造一个保山城。”云南建工集团房地产部副主任、省城乡建设投资公司保山分公司总经理、保山中心城市棚改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罗开明形象地描述。

“这个项目投资拉动的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将撬动各类投资800多亿元,不仅扩大了内需,也同时解决了群众的住房问题,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农民变市民。”保山市分管城建工作的常务副市长刘刚表示。

在保山中心城区青阳片区的保山工贸园区已有35家企业进驻,近期可解决3万人就业,到2020年实现工业产值目标达100亿元,解决就业人口近10万人。

为让广大被征迁户对安置房的质量放心,彻底打消群众疑虑和担忧,安置房建设过程中保山强调公开透明,鼓励群众推举代表全程监督安置房建设,并在每星期五上午,组织群众代表到建设工地察看建设情况。

已搬进和平小区过渡房的张明寿说起这次棚户区改造,脸上笑开了花。老张以前在建筑工地干活,虽然有一定的收入但工作特别辛苦,如今他被聘为和平小区的保安,每月不仅有一笔房屋过渡补贴和生计补贴等,还有1500元的固定收入,生活比以前轻松多了。

老张说:“政府不仅公平合理的进行房屋征收补贴,还解决了我们的就医、就学、就业等后顾之忧,今后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

据了解,在中心城区红花小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拆迁安置中,隆阳区统一提供了有免费安装数字电视、有物业管理服务、有健身器材的过渡房源900套,及时组织22个区直部门、37家企业召开了被征迁户供需见面暨就业咨询会,提供岗位1800多个,并先后开展了多期刺绣、烹饪、美发、健美操技能培训班。根据被征迁户意愿,指挥部还安排了子女入学转学91人,就近安置红花小学在校学生140多人。

“棚改就是让群众得实惠。在征迁中,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利益;在安置中,坚持用好的地块;在规划建设中,力求高品质并严控质量安全,切实把棚户区改造项目做成民生工程,放心工程。”保山市住建局长张文钦说。

随着棚户区改造的进行,一个杂乱无章、街道拥堵、发展滞后的老保山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新保山将逐渐呈现在人们面前。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