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社会 > 正文
今日视点 校园罚款是与非
      发布时间:2013-12-17 10:28:34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背景

日前,有网友在腾讯微博称,我省镇沅二中学生上课睡觉、迟到等,均会被要求交纳0.5元—1元不等的罚款。经教育部门调查,此举为该班新来的班主任为了加强对学生管理而采取的措施。罚金作为班费使用,一个月来共收取罚金30元。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干预下,该班主任已把钱如数退还给了学生。实际上,这样以罚代教的事在校园中并非个例。

话题

如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让老师最为头疼的问题。然而,管理学生仅靠罚款能罚出好风气吗?老师该不该用罚款作为惩戒手段?各方观点引人深思。

看现象 罚款不是个别现象

小依在一所重点中学上初一,她很喜欢这所学校自由包容的氛围,可惜这种氛围让期中考前的一项规定打破了。原来,为了让同学们熟练掌握生词,语文老师出台了一项新规定:听写生词错一个字罚款一元钱。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心甘情愿接受惩罚,交钱也比较主动积极。最多时,一个孩子交了100多元的罚款。可是,这样的惩罚措施实施一段时间后就暴露出了问题:被罚款的每次都是固定的几个人,时间一长,他们也对罚款心生不满。

和小依同校同年级的小熊班上也有类似的罚款制度,只不过他们班罚的是个人卫生管理。班主任规定,放学时谁面前垃圾多,谁就要缴纳10元的罚款。班上一个男生因为未及时缴罚款,被双倍追加,最后被罚了30元。这样的惩罚小熊已经司空见惯:上小学时,遇到上课不专心听讲或是不交作业的孩子,老师要求他们轮流给全班每个同学买小零食。为此,小熊吃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免费土豆片。在另一所城区知名小学上学的小李也有同样经历,因为有同学不遵守规定,老师罚他为全班每位同学买一根棒棒糖。

罚款进校园不是一个新出现的问题,更不是个别现象:违反了纪律要罚款、个人卫生未达标要罚款、不交作业要罚款、考得不好也要罚款……罚款金额不等,大到10元,小到1元,所罚款项皆充作班费。虽说教育部门明令禁止学校和老师以乱罚款、乱收费等方式惩罚或管理学生,但在面对思想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管理的学生群体时,各校各班的罚款土政策似乎从未销声匿迹。

记者在寻访中发现,昆明市的中小学校中,相当一部分知名学校或多或少都存在罚款现象,与此相对应的则是大部分普通学校罚款的现象并不突出。

小依和小熊从小学到中学,上的都是昆明市的重点学校,素以管理严格著称。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或取得好的成绩,一些老师会采取罚款这种方式来管理孩子,学校方或不知情,或知道但不过问。当然,和罚款相生相伴的,还有体罚、罚抄写或是罚劳动。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