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一个产粮大县的忧思
      发布时间:2013-12-23 10:08:22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面临大旱粮食产量如何保证

2010年,云南遭受百年未遇的大旱,作为重旱区的陆良,小春粮食大幅减产,但全年粮食总产仍高达2.938亿公斤,比上年增720万公斤。粮食产粮不减反增,这应该归功于因地制宜的种植规划。

据了解,在小春作物几乎绝收的严峻形势下,陆良推行了水改旱,扩大间作套种面积。资料显示,陆良2010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90.25万亩,比上年增2.34万亩,其中水稻、玉米、马铃薯3大粮食作物高质量、高规格举办9个片区94360亩高产创建样板。通过省部级水稻、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大规模举办样板,集成和大力推广高产栽培技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高产示范样板田的水稻每亩能产750公斤左右,收割完稻子就种蚕豆,这样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总产。”三岔河镇黄家圩村村民张宝明家里的9亩田在收割完水稻后全部种上了蚕豆。

黄家圩村是三岔河镇水稻高产示范种植创建的核心种植区域,全村11个村民小组1365户5786人,耕地面积3290亩,粮食作物主要以水稻、蚕豆种植为主。以云粳29号为主的200亩核心样板田为例,通过测试,核心样板平均单产达756公斤,比大面上平均每亩增39公斤。

“对农户每亩补助化肥40元、补助良种25元、补助农药20元,在核心样板移栽之前,分不同内容组织农户培训,农科人员在田间进行实地指导。”三岔河镇农科站站长武艳飞介绍到,只有通过向农户多补助资金、多进行种植技术指导,这样才能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

■ 数读

□ 近年来,陆良全县中低产田地改造累计完成31.19万亩,建设高稳农田59.93万亩。

□ 陆良全县共有水库122座,其中:中型水库6座、小(一)型水库21座、小(二)型水库95座,总库容19742.97万立方米,设计供水17820万立方米,实际供水能力15960万立方米。

■ 应对

良种良法良田同步推进

“良种良法和良田的同步推进是粮食增产的必由之路,良种良法是增产潜力的重中之重。”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吴琼芬认为,从良田来看,要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大间套种推广面积、开发利用冬闲田提高复种指数。推广良种,还需要良法配套,仅仅依靠单项技术突破大幅度提高单产水平比较困难,要形成良种良法结合、农艺农机配套的技术体系。通过农机推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肥药使用改进等综合措施,提高粮食增产的潜力。

责任编辑:李享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