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抒己见
“在家种粮食的收入比起打工是少了一点,但最重要的还是为了孩子能在城里接受更好的教育,城里的医疗条件也要好一些,所以带着老婆孩子背井离乡到城里打工。”
——陆良县马街镇大西营村民委员会村民王应强已在昆明打工多年。他认为,影响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不仅仅体现在收入方面,更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农村生活环境的影响,卫生、医疗、教育条件的好坏影响了青壮年一代是否愿意留在家乡发展。
“种粮补贴、农机推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粮食生产中的诸多困难,但核心还在于要加大农民福利。”
——曲靖市农业局一农科专家认为,单纯把眼光放在农村未必能解决粮食生产的问题,提高农民的保障,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创造一个优良的外部环境,才能提高农民种田的积极性。
“政府应当制定农业布局规划,同时要将农业布局规划与城镇规划,新农村规划相结合,将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向农业保护区集中,逐步形成城镇建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工业发展区、农业保护区‘四位一体’,既分又合的城乡一体规划格局。”
——陆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何成贵认为搞好农业长远规划应该和城镇建设统筹考虑。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记者 张明磊 摄
记者 张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