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财富 > 正文
退耕还林激活生态产业迈新步
      发布时间:2014-03-06 11:16:35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云南行动

退耕还林既是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一项建设工程,也是一项重要的惠民措施,全面落实补助政策兑现,认真组织实施专项规划项目建设,着力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将有力促进资源增长、生态良好、农民增收、林区和谐。

一是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长效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加强检查、监督、指导力度,深入实际,加强调研,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落实目标责任制。省人民政府对全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工作负总责,与各州(市)人民政府签订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标管理责任状。各级人民政府层层落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标、任务、资金和责任,逐乡、逐村、逐户抓落实。三是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联系机制。各级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成果巩固。

巩固成果

贫困山区退耕农户的增收致富,归根结底要依靠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坚持不懈地开展补植补造、抚育管护,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确保农户从退耕还林地中持续获得收益。

一是加强补植补造,优化配置模式。通过调查摸底,针对功能低下的退耕还林地块,积极补植补造和树种调整,保障农户增收。二是科学培育经营,增加农户收入。科学指导农户集约经营,提高退耕还林地的质量和产量,通过林草、林药间作,矮杆农作物套种等方式促进对退耕地的抚育,发展畜牧业、中药材等产业,促进农户增收。三是落实管护责任,确保造林成效。通过检查验收、兑现政策和确权发证等工作,落实退耕农户的责任和权益,充分利用政策兑现机制,促进退耕农户加强管护,确保造林质量。四是结合专项规划实施,促进产业发展。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以木本油料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建设目标,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有效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全面促进林产业发展。

目标任务

放眼广袤的云岭大地,退耕还林富了百姓绿了山川,其成功实践表明:生态改善、林农林企受益、社会获益是推进退耕还林的目标和动力,严密组织、强化领导是推进退耕还林的根本保障,统筹兼顾、搞好结合是推进退耕还林的关键之举,拓宽渠道、多元投入是推进退耕还林的重要环节,企业带动、市场运作是推进退耕还林的重要途径,注重民生、落实政策是推进退耕还林的必然选择,创新机制、拓展模式是推进退耕还林的发展动力。

与此同时,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深入实施“两强一堡”战略,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做出了加快推进“森林云南”建设、构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决策,以攻坚克难的精神、敢于担当的气魄,决定从2012年起至2020年,对全省1000万亩25度以上陡坡地、特殊生态脆弱地区的坡耕地实施修复、进行生态治理。一时间,全省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措施、砥砺奋进,从滇东北乌蒙山区的政策宣传和群众发动、滇中地区的连片规划和科学布局,到滇南边疆地区的产业结合快速推进、滇西北的生态脆弱特殊地区的重点治理,生态治理如火如荼、蓬勃展开。截至2013年底,全省累计完成160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任务,工程建设成效明显。

201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号角已经吹响,这要求正确判断退耕还林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做好新形势下退耕还林工作的新要求,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强化措施,加强管理,切实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把退耕还林工作继续推向前进,建设美丽中国、森林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