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云关注 > 正文
共筑家园 安居云南
      发布时间:2014-08-25 10:55:06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灾害袭来,再次引发我们对生命的关切,对发展方式的思考。

在鲁甸6.5级地震中倒塌的多为土坯房。房屋倒塌严重的村子里,土坯房占到九成以上。

来自省住建厅的数据让人瞠目:2003年,我省农村危房总量515万户,占843万户农房总户数的61%。2003年至2013年,全省共统筹完成了农村危房拆除重建和加固改造323万户,农村危房总量减少到220万户,占农房总户数的26%。一方面,我们大力推进农村危房的重建和改造;一方面由于地震、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我省危房数量还在大幅增加。

这就是云南的现实。国土面积大,山区占94%;农村居民多,城乡差距大。解决好农村和农民的问题,关系到云南要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关系到云南的全面发展和稳定。

为此,我省2003年启动了茅草房、杈杈房改造等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2007年启动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009年利用财政部资金和省级资金把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安居房建设整合推进。正是这个政策红利和领导者的决心,彻底改变了沧源佤族自治县的8122户住在茅草房里的各族兄弟姐妹的生活。

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财政资金每户补助4万元,农户自己备砂、备石、自动拆房、互帮互助,沧源县8122户佤族、傣族、彝族群众终于在2013年4月搬出茅草房,住进了宽敞明亮、安全舒适的宅院。这些宅院设计有60至138平方米等9种具有佤族、傣族、彝族民族风格特色的建筑户型供农户选择。根据村落大小,还配置了路网、路灯、绿化、文化活动室、活动场所、公厕、敬老院、学校、托儿所、垃圾坑、养殖小区等功能设施。这项被称为“佤山幸福工程”的民心工程共投入建设资金12.1亿元,其中政府投资5.3亿元,拉动群众投入6.8亿元。

8122户群众搬进了舒适安全的新宅,是我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地震安居房建设中的一个亮点,更是此项工作继续推进的动力和新的起点。

责任编辑:钱霓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