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个省级部门主动公开
在“三公经费”开支过大专项整治中,我省各级部门主动向社会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截至目前,已有101个省级部门通过网站等形式“晒”出“三公经费”支出,接受社会监督。
来自省财政厅的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省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安排75058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7057万元,公务接待费2253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45465万元;比去年决算支出减少7621万元。
据了解,101个省级部门“晒”出的“三公经费”支出中,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压缩预算额度均超过300万元,18个部门已整改纠正金额20.69亿元,清退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3089户,7人因违规设“小金库”被追责。
此前,省政府已将2012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的报告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
针对审计发现的部分预算支出未按规定时限下达执行的问题,省财政厅采取3项措施推动部门细化预算,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长期滞留建行的委托贷款本息5233.57万元,已报经省政府同意收回用于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税收征管审计中,省地税局已责成相关县区对741户企业异地征缴税款进行清理调整,避免漏洞;昆明市3个国家级开发区对个人所得税进行了清理和纳税申报;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地税分局已征缴耕地占用税、契税共6094.19万元。
随着专项整治持续深入,相关部门对省级预算执行审计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延伸审计了219个下属单位,共查出违规金额6.6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8.5亿元。目前,18个部门已整改纠正金额20.69亿元,移送处理金额0.96亿元,尚有3.45亿元正在整改。
在今年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我省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十项规定纳入监督范围,重点揭示“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存在的问题。省财政厅在要求直属各部门,今后未按规定等级乘坐交通工具的,超标部分一律自理;省农业厅把“三公经费”支出控制数分解细化到各处室和直属各单位,并清理收回违规支出93.15万元。
在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整改方面,目前,7个市本级、62个县(市、区)已补提少提的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25.83亿元;4个市本级、42个县(市、区)应到未到地方投资已到位35.01亿元;11个县(市、区)已清退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3089户;4个市本级、51个县(市、区)已分配长期闲置住房8391套。
针对审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发现的部分县(市、区)未及时组织开展项目,一些卫生机构公用开支挤占补助资金,从而导致出现滞留、挪用、改变资金性质等问题,20个县在审计期间进行积极整改,已自行纠正问题金额921.62万元。对社会反映强烈的农村中小学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存在的问题,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已要求各地健全管理机构,扎实推进营养餐计划实施。
各级领导干部和相关部门对经济责任审计发现的11个方面问题进行整改落实,对违规出借财政资金14.66亿元制订还款计划,力争3年内消化完毕;对挪用专项资金9.65亿元将在年内归还2.5亿元,其余部分已制订还款计划;已收缴入库土地出让金9.97亿元;对20家企业59条生产线未履行环评审批手续的问题,制定了行业管理环境保护暂行办法积极整改;个别高校已将收取的下属单位款项3578.84万元纳入统一核算。
针对个别部门下属单位违规设置“小金库”的问题,省直机关纪委对7名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2012年7月至今年6月,省审计厅共向纪检监察、司法机关及有关部门移送处理事项27件,涉及部门14个,涉及金额2.51亿元,目前已有34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或受到党纪政纪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