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技术技能
耿银平
教育要成功,还需要我们多一些普通劳动者意识,少一些“精英崇拜”,少一些“重知轻技麻痹症”
多元智能论告诉我们,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强势智慧。技能型高考模式正是这种理论的反映,有些孩子不必成为“分数英雄”、高级白领,成为高级技工、高级“蓝领”,也是一种教育成功。
可中国家长和考生还是有严重的“重知轻技”倾向。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仅有1%的人愿意做工人。成绩再低,也要挤进高中,不上职业学校,以致形成了一种人才结构失衡。这对于“中国制造”,都是一种严重的技术制约。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等,也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 如今,高考将技术技能提升到了重要位置,不失为一种制度创新和观念敲打。毕竟,社会发展需要各类人才。
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日本、美国,他们的技能发展都处于领先,是“技术大国”,有很多年轻人选择成为优秀技工,实现人生的理想。这些国家在人才选拔方面一直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轨制,比如在英国、德国,学生在上初中时就同时开始学习职业技能,不仅学士,就连硕士、博士就业前都必须拿到符合相应岗位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将技能纳入高考范畴,将为高级技工提供更为快捷的发展通道,也是和国际经验接轨的。
高考改革正在不断创新,技能型高考可能为更多人提供机会,教育要成功,还需要我们多一些普通劳动者意识,少一些“精英崇拜”,少一些“重知轻技麻痹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