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要闻云南 观点 云关注 州市 文体 辐射中心 云视觉 信息公开
首页 > 要闻云南 > 正文
【聚焦云南扶贫开发】决战贫困看会泽
      发布时间:2015-06-27 10:16:28   来源:云南日报
分享到:

近10年来,会泽县委政府始终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县头等大事,创新扶贫方式方法,多措并举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会泽县,昔日全省有名的贫困人口大县,正逐步摆脱贫困这副沉重枷锁。

没有什么比数据更具说服力:全县有贫困人口38.5万人,占总人口的37.5%,贫困人口绝对数居全省第一;“十二五”以来,全县累计直接整合各类扶贫资金66亿元、减少贫困人口超过19万人,50余万人受益于各类扶贫项目。

对于一个财政吃紧,底子薄弱的贫困县而言,若没有决战决胜贫困的勇气,和党委政府用心、用力、用情的工作,绝不会有今天的成绩。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会泽县积极探索“整乡推进”新模式,围绕“基础设施改善、基础产业培育、基本素质提升、基本队伍建设、基本保障构建”,全面动员、精准发力,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扶贫开发工作力度大、措施实、效果较好。省委书记李纪恒对此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会泽县扶贫开发的做法和经验可学、可借鉴、可推广。”

精准发力

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盛夏,待补镇野马村鲜花盛放,灿然似锦。

花农周万巧正在地里侍弄这些“宝贝”,说起鲜花种植带来的收入,她笑得比花还灿烂:“我家的80多亩花地,一年有100多万元的收入。”

“这是波莫、那是普罗凡,还有基莫和神话。”野马村党总支书记崔兴德指着不同的百合花详细介绍,这些百合一剪下就用飞机发到全国各地,如今已远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

在扶贫开发中,会泽县紧扣实际,转变思路,不搞“大水漫灌”,认真实施“精准滴灌”。精准安排项目、精准使用资金,一户一档、一村一策,切实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

野马村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冷凉山区,由于低温霜冻等灾害频繁,导致群众增收难、脱贫难。对此,野马村找准“穷根”开出“良方”,利用当地气候和海拔优势,着力发展百合花产业。村两委班子成员率先学习种植技术,带头种植百合花,带动群众共同参与,探索出“支部找出路、党员当大户、群众快致富”的路子。并引进昆明官房果苑公司等3家企业,流转土地建立百合花、蔬菜等种植基地,带动了全村农户规模种植,培育种植大户138户,亩产值达4.8万元,吸纳当地1000余农村劳动力,实现户均增收1.5万余元。

这里的百合花不仅走出国门,更注册“野马川”商标,打响了品牌。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9年的2762元增加到2014年的7870元,建档立卡贫困户433户1645人摆脱贫困。全村1127户人家就有车辆659辆,小洋楼更是成片出现。

告别野马村,来到待补镇糯租村草莓种植基地,种植大户曾志伟热情地招呼大家:“快来品尝品尝又鲜又甜的草莓。”

走进大棚,发现这里有浓浓的“国际范”:美国品种波特娜,外观呈心形,鲜美红嫩;西班牙品种圣安德瑞斯,外观呈圆锥形,四季结果,产量很高。“我这里有200多亩草莓,是云南最大的夏季草莓基地,产品供不应求,年收入达600多万元。”曾志伟说。

在扶贫开发中,糯租村走农业产业化道路,依托公司和大户搭建起商务销售平台,鼓励大户延伸产业链条,走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路子,成立各类专业合作社,吸纳贫困农户加入,采取“企业租赁、大户承包、合作组织经营”等形式,引导公司、种植大户连片流转土地经营权,当地群众可以从土地经营权流转租金、务工收入、农家肥销售等几方面获得稳定收入,有效建立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实现了公司、大户和农户共赢。 目前,全村流转土地1200亩种植蔬菜和中药材,带动700余户人均增收4500元。2014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74元。

以建档立卡的方式,会泽县对贫困户、贫困村、贫困乡进行了精准识别,在此基础上分类施策、因户施策,“量身定做”个性化扶持措施,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启示

“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搞准对象、盘清家底是关键和前提,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开出良方。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的致贫原因各不相同,需要科学研判,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只有分清主次才能提高效率,只有选对路子才能精准脱贫。

责任编辑:唐莉娜
云南日报网 滇ICP备11000491号-1 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4-20030004 ® yndail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1999.11
云南日报报业集团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云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1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110报警服务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网监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