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为本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教育扶贫工程不仅事关个人的脱贫致富,还事关贫困地区经济兴旺和未来发展。多年来,会泽县把素质教育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举措,不断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大家注意看,差速器大小齿轮一定不能装反,否则汽车无法开动。” 在会泽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楼汽车修理培训车间,老师章华昌正教学生安装汽车差速器。
车间里,学生与老师三五成群,有的在教电路修理,有的在学汽车四轮定位……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听得仔细。
汽修37班学生叶兴堂说:“这样的教学直观又实用,毕业以后就能直接就业,家庭的经济负担很快就可以减轻了。”
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对贫困群众而言尤其如此。会泽县职业技术学校坚持“培养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的办学理念,走出了一条“强内联外、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开放共赢、服务社会”的办学路子。自建校以来,与昆明华曦、云南神农、长安汽车、纬创资通、仁宝等知名企业实行校企合作,形成长效机制,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渠道。学校开展企业新型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多种岗位技能培训,先后在农业科技、网络技术、机械修理、电子电器等方面培训1.2万人次,就业率近三年达100%,2014年毕业生月平均工资达2850元。7328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通过技能培训找到出路、摆脱贫困,职业教育成了脱贫致富的“直通车”。
高考刚刚结束,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就传出喜讯:2015年该校成绩再攀新高,上线率100%,本科上线率96.1%,比去年增加2个百分点,969人上重点线,8名同学进入全省文理科前50名,600分以上的195名,占全省600分以上总人数的4.25%,比去年提高0.41个百分点。
茚旺高级中学有在校学生7000余人,其中农村学生占87%,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占42%,单亲、孤儿、特困等特殊家庭占28.3%。学校多措并举关爱贫困学生,从经济及精神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为特困生减免学费、住宿费,发放奖励救助资金,累计资助8143人次,1500余万元,确保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公平地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近年来,会泽县累计投入教育建设资金16.8亿元,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办学条件,扩充了3000多人的教师队伍,排除D级危房14.14万平方米,办学质量显著提高;通过狠抓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累计培训达21.2万人次,转移输出劳动力30余万人,形成了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
启示
治穷要先治愚,扶贫需先扶智。通过把贫困地区的孩子培养出来,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就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夯实自我发展的根基。
(记者 谭雅竹 李银发 张雯)(记者 禹江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