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短缺推高人工成本
每逢水稻收割的大好季节,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打工,导致水稻人工收割价格不断提高,一亩地人工收割费高达360元至420元左右,收割水稻成了农民最发愁的事。
然而,采用机械收割水稻,一亩只需要170元左右,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接受机械收割。
“我总共承包了500亩地种粮食和经济林,如果每次耕种都雇佣劳动力,一个劳动力一天要300多元,两台小型农机省了不少成本。”种植大户张海生体会到了使用农机带来的实惠。
据介绍,为确保丰收的水稻颗粒归仓,陆良县涉农部门积极组织人力、合理调度农机,通过国家农机补贴政策,鼓励农民购买收割机等各类农业机械,引进久保田、洋马收割机帮助农民进行机械收割。今年水稻机械收割面积不断增加,为农民大幅度节省了水稻收割开支。10月上旬,全县水稻已全部收获完毕。
“自从加入了合作社,省了不少心,统一教技术,统一供应化肥、种子,统一收购农作物,洋芋还在地里没挖出来就被订单买走了。”小百户镇老母村村民张福海享受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带来的实惠。
■ 数读
□ 据陆良县工商局统计,截至今年6月,全县在工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到143家,注册成员户数为8581户,出资总额为2615万元。
□ 2013年陆良县农机总动力达473835.34千瓦,新增农机动力2.61万千瓦,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达9049台,小型拖拉机保有量4811台,联合收割机保有量53台,水稻插秧机保有量7台;完成农机作业综合配套面积138万亩。
■ 应对
发展专业合作社 大力推广使用农机
“鼓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推广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此外还应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何成贵认为,应该尽快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使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法律效力。要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健全流转市场,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的基础上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促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不断提高土地的规模效益。